原作者:待考证,此处为备份留档

总论

在船舶设计类游戏中,玩家所建造战舰的美观性历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含有船舶设计元素的游戏来说,玩家建造出美观的战舰能够帮助构建良好的游戏环境、增强游戏趣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其设计能力,增强其舰船鉴赏能力。虽然船舶设计类游戏中大多含有大量的装饰性零件和细化的武器、模块模型,能为整艘战舰的美观增光添彩,但是,一个优秀的整体布局是整艘战舰拥有良好观感的基础,也是对于大量细节的有力支撑,因此,战舰整体布局的美观性至关重要。

目前来看,国内船舶设计类游戏的玩家社群中并没有对间战期至二战这一时期的战列舰级大型水面舰艇(即所谓“条约后战列舰”)的整体布局进行过系统研究。然而,国内船舶设计类游戏的玩家主流方向被放在了间战期至二战这一时期的战舰,理论的缺失显然导致了部分欠缺美观的战舰设计产生,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针对条约后战列舰整体布局的美学元素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以帮助玩家更好地设计战舰。

导言:本文论述内容以及阅读注意点

对于条约后战列舰(以下简称战列舰整体布局的一种分类方法是按照主炮塔数量及位置进行分类。本文只论述其中一部分类别:前二(主炮塔)后一(主炮塔)、前二后二、全前置-前二和全前置-前三。本文不考虑五座及以上主炮塔的设计、三层及以上背负的设计、中置主炮塔的设计以及非中轴线布置主炮塔的设计。本文主要参考的史实舰为华盛顿会议后开工建造的战列舰(同级舰只考虑最早一艘的开工时间),不包括任何未开工建造的战舰。具体有:乔治五世国王级、狮级、纳尔逊级、前卫级、敦刻尔克级、黎塞留级、沙恩霍斯特级、俾斯麦级、H级(H39)、维托里奥·维内托级、北卡罗来纳级、南达科他级、艾奥瓦级、大和级(史实舰线图主要取自Shipbucket网站,部分不准确线图以网络搜索图片代替)。为方便起见,本文不区分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

本文中提及的“上层建筑结构”指视觉观感较强的上层建筑结构,不仅包括舰桥结构,还包括一些较粗的、视觉观感强的桅杆结构(比如三角桅、格栅桅杆等),因此在计算上层建筑高度时,如有这些较粗桅杆结构高出舰桥,应按照这些较粗桅杆结构的高度计算(较细桅杆结构不纳入考虑)。

本文的着眼点位于战舰的侧视视角,较少考虑前视视角和俯视视角。

本文中所有对名词的定义都是非官方的,由于本文并非专业的船舶设计论文,笔者也并不具备专业知识,因此请不要在一些定义上纠结。同样的,为方便广大玩家观看,本文并不遵循论文的基本格式,请谅解。

本文内容可能受笔者自身审美影响,请务必注意。

第一部分 战列舰整体布局的各模块

战列舰的整体布局由不同的模块构成,了解这些模块有助于对整体布局的分析。

【一】基本元素

战列舰的上层建筑高度、干舷高度、吃水深度和长宽比(可拆分成长度和宽度)是战舰整体布局的基本元素。

上层建筑高度指战舰的上层建筑最高点到甲板的距离,越高的上层建筑高度往往意味着越远的探测距离和越精确的测距。在视觉效果上,上层建筑高度和干舷高度等的比例关系十分重要。

干舷高度指战舰的甲板上缘到水线的距离,一定的干舷高度主要是为了防止甲板浸水。一般而言,干舷高度直接决定的视觉要素是侧舷大块平滑区域的面积(后文详述),干舷高度和舰长的比值在1:40~1:45时为最优。同时,干舷高度决定了上层建筑到水面的距离,从而直接决定了水线以上船体和上层建筑的高度占比。针对史实舰的研究表明,干舷高度和上层建筑高度的比例在1:4~1:5时最优。

吃水深度指战舰浸没水中部分的高度,一般只在非航行时影响视觉效果。由于各种现实原因,战列舰在标准排水量下的吃水深度应该在8米以上。在战列舰并未航行或停留在图纸上,露出其水下部分,影响视觉效果时,和干舷高度、上层建筑高度的比例十分重要。针对史实舰的研究表明,吃水深度和干舷高度的比例在2:1~3:2左右最优。

船只的船体总高度(干舷高度加上吃水深度)也具有视觉上的影响力。针对史实舰的研究表明,在舰长低于250米时,船体总高度和上层建筑高度的比例在1:1.8左右最优,当舰长更长时,该比例可以增大,向1:1.5靠近。

如果把一艘战列舰的总高度作为100%,那么舰长在250米以内的理想战列舰,其上层建筑应占65%,干舷应占14%,吃水应占21%。当战列舰舰长超过250米时,应适当增加干舷和吃水的占比,减少上层建筑的占比。

在视觉上,长宽比反映了战舰的“宽”或“窄”。针对史实舰的研究表明,战列舰的长宽比在6~8左右,其中以6.7~7.3为最优。

以上的基本元素是一艘美观的战列舰的基础,是各种细节最基本的支撑。

【二】舰艏和舰艉

舰艏舰艉通常会有几个要素:上翘、外飘、艏艉倾角。

上翘指艏艉甲板向上方弯曲的现象,主要目的是抑制上浪。在视觉上,艏艉上翘能够破坏甲板的水平性,为舰船增加动态感;能与舰艏倾角相辅相成,提升战舰的前向指向性,体现其前进性;还能帮助塑造舰船的高度曲线(后文详述)。针对史实舰的研究表明,舰艏上翘相比舰艉上翘更加重要;上翘高度应接近最前部主炮塔顶的高度;包含舰艏上翘的舰艏甲板高度不应超过吃水深度;舰艏上翘的过渡应尽量平缓,与舯部甲板平滑衔接。与主炮塔顶高度接近的上翘能更好地塑造船只侧视轮廓;过高的上翘将吸引过多的注意力,从而使舰艏的视觉影响力过度增强,影响船只外形;过于僵硬的上翘过渡则会体现一种廉价、粗制滥造的观感。

外飘指战舰侧舷的垂直部分向外倾斜的现象,主要目的是抑制上浪。在视觉上,外飘起到了破坏垂直侧舷大块光滑表面的作用,增加了侧舷结构的丰富程度,减少了死板、静态的感觉。同时,外飘也是衔接水线处舰体弧线和甲板处舰体弧线的方式。针对史实舰的研究表明,舰艏外飘的长度以舰长的30%为最优(实际上外飘程度越往后是越来越小的);舰艉外飘的长度以舰长的20%为最优;舰艉外飘相较舰艏外飘更不明显;外飘向侧舷的过渡应当尽量平滑。由于外飘的长短和水线处、甲板处舰体弧线相关,外飘长度就和舰体弧线的优劣有了联系。外飘过渡过于僵硬使船只外形更类似多面体,失去圆润感,进而失去精致感。

艏艉倾角指舰艏舰艉外倾或内倾的角度,主要目的是提升适航性。针对史实舰的研究表明,舰艏外倾角不应超过45°,20°~30°和45°左右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前者更加保守,体现稳固性;后者更具前向指向性,体现前进性。舰艉内倾角不应超过20°;外倾的舰艉应当圆滑过渡。僵硬的、有棱角的过渡更类似轻型舰艇(比如驱逐舰),这会降低战列舰的宏伟感,增强其粗制滥造、量产化的感觉。

舰艏、舰艉一头一尾,对战舰的整体布局有着特殊的影响,不能不加以重视。

【三】侧舷

侧舷指战舰两侧的船舷部分。

垂直的侧舷通常会导致很大面积的光滑平面区域,而这种大块平面将仅有舷窗充当细节,显得非常单调,因此必须防止这样的平面大量出现。两个反例:敦刻尔克级和黎塞留级。两级战列舰的侧舷在中部加高了一半,导致了巨大的光滑平面区域产生,拉大了舰体在视觉上的占比,影响了战舰整体比例平衡。

防止侧舷大块平滑区域过大的方法有:主装甲带突出、复合侧舷结构等。主装甲带突出指主装甲带突出于侧舷之外,将侧舷的垂直面浅分割成上下两部分,典型代表是沙恩霍斯特级和俾斯麦级;复合侧舷结构指在侧舷加入倾斜主装甲带、防雷带上沿的复合结构使侧舷结构多样化,典型代表是大和级。

侧舷是船体视觉元素的主要组成,多样化的侧舷结构能减少战舰的单调感,增强其整体细节感。

【四】主炮塔

主炮塔是战列舰主武器的载体,是战列舰力量的直接象征。同时,主炮塔也可算是整个上层建筑的边界,主炮塔位置直接决定了上层建筑的总体长度。

针对史实舰的研究表明,对于250米长左右的前二后一布局的战列舰,如果不算炮管,最前部主炮塔前缘的位置应在舰长的前22%~24%处为最优;最后部主炮塔前缘(后主炮塔是反向,因此这个前缘相当于后缘)的位置应在舰长的前80%~82%(后18%~20%)处为最优。对于250米长左右的前二后二布局的战列舰,最前部主炮塔前缘位置应在舰长的前20%处为最优;最后部主炮塔前缘位置应在舰长的前82%~84%(后16%~18%)处为最优;对于250米左右的前二布局的战列舰,最前部主炮塔前缘位置应在舰长的前25%~27%为最优。针对不同长度的战舰,这些比例可以适当变化,但不应使后主炮塔后的舰艉占比超过前主炮塔前的舰艏占比。

针对史实舰的研究表明,如果不算炮管,主炮塔长度和舰长的比例应在1:17~1:19之间为最优。过长的主炮塔会过分挤占舰桥的空间,也导致前部上层建筑高度曲线过渡过于平缓;过短的主炮塔无法有效占据空间,将导致可用空间过大,比例崩坏。

一艘250米左右的前二后一布局理想战列舰,舰艏应占舰长的24%,前主炮组应占15%,舰桥应占35%,后主炮组应占7%,舰艉应占19%。

一艘250米左右的前二后二布局理想战列舰,舰艏应占舰长的20%,前主炮组应占15%,舰桥应占32%,后主炮组应占15%,舰艉应占18%。

一艘250米左右的前二布局理想战列舰,舰艏应占舰长的25%,前主炮组应占20%(一般而言这种布局的主炮塔间距会很大,避免连续殉爆),舰桥应占28%,后部副炮组等应占10%,舰艉应占15%。

以上数据均为参考值,对于不同的整体布局和上层建筑结构应进行调整。

【五】舰桥结构

舰桥结构是战列舰的美感、设计感的主要体现方式,同时也起到了支撑火控系统和防空平台、提供工作区域和生活区域等作用。舰桥结构分前舰桥和后舰桥,前者相比后者更为重要。

本文所参考史实舰的前舰桥结构大致可分为三种:柱形(日、意)、复合方形(英)和方-柱过渡形(美、德、法)。

在占地方面,柱形前舰桥占甲板长度的比例较小,复合方形和方-柱过渡形占甲板长度比例都较大。

在高度方面,柱形可以达到最高,方-柱过渡形次之,复合方形的高度最低,一般采用粗壮的前桅提升其视觉高度。

柱形前舰桥一般比较高耸,结构良好能体现一种巍峨感,但其本身体积较小,也可能产生头重脚轻感;

复合方形前舰桥一般拥有巨大的体积和剪影面积,能很好地体现稳重感,但其本身高度较低,需要桅杆支撑起高度,并且结构过于方正简洁,欠缺精致感,难以体现宏伟感;

方-柱过渡形前舰桥同时具有较高的高度和巨大的体积,并且由方到柱的二级过渡帮助塑造了较连贯的上层建筑结构,能同时体现稳重感和宏伟感,但其占地庞大,结构偏复杂。

本文所参考史实舰的后舰桥结构大致可分为三种:柱形(法、意)、复合方形(英、德)和方-柱复合形(美、日)。

在占地方面,规律类似前舰桥。

在高度方面,规律类似前舰桥,一般后舰桥整体高度比前舰桥低。

柱形后舰桥一般比较高耸,可作为后部上层建筑的支撑,但其结构单调,在后部上层建筑整体冗长时,可能导致突兀感和后部整体的空旷感;

复合方形后舰桥最为低矮,可衔接后主炮组,帮助后部上层建筑进行平滑过渡,但其整体高度不足,必须添加后桅支撑后部上层建筑;

方-柱复合形后舰桥兼有高度支撑和平滑过渡,但仍需一定的后桅加强后部舰桥的支撑效果,不过这里的后桅可采用较细的复合结构,高度也不需要很高。

舰桥结构对战舰美观性的影响无需再论,合适的舰桥结构往往使整艘船增光添彩,甚至弥补整体布局上的不足。

【六】烟囱

烟囱是战列舰上层建筑构成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其结构自成一体、高度适中,在视觉上经常作为上层建筑的有力补充,有时甚至能改变战列舰的整体观感。

针对史实舰的研究表明:烟囱外形可分为三类:融合式、半融合式、独立式。

融合式烟囱的典型案例是黎塞留级。其主要特点是烟囱与舰桥完全融合。在这种情况下,烟囱对战列舰整体观感的影响被同化进了舰桥结构,影响力较弱(后文详述)。

半融合式烟囱的典型案例是艾奥瓦级。其主要特点是烟囱与舰桥部分融合,烟囱远离舰桥的一端往往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烟囱仍然依托于舰桥结构,但远离舰桥的一端也能充当舰桥结构的终止。

独立式烟囱的典型案例是敦刻尔克级。其主要特点是烟囱完全独立于前后舰桥。在这种情况下,烟囱本身完全承担视觉作用,通常能作为前后舰桥间的落差和空档的支撑点,使上层建筑结构更加连贯。

针对史实舰的研究表明:烟囱布置可分为三类:单烟囱、并式双烟囱、分式双烟囱。

单烟囱布局时,烟囱偏大,且一般位于前后上层建筑最高点之间,能帮助建立前后高点的支撑点,使上层建筑结构更加连贯。不过,如果单烟囱的位置过于偏向某一方向,其支撑作用就会被削弱。同时,单烟囱庞大的视觉面积也使其对视觉重心的影响很强。

并式双烟囱布局时,单个烟囱偏小,但两烟囱间距也小,占据的视觉区域实际上比单烟囱布局还大,更能帮助支撑上层建筑,填补空档。不过,如果两烟囱结构非常相似,这种布局有时也可能导致战舰结构疏于变化,产生单调感。

分式双烟囱布局时,单个烟囱偏小,但两烟囱间距非常大,通常会使前后上层建筑间有明显的分隔,实际上破坏了前后上层建筑的连贯性,也使前后高点之间出现大块空档。其优劣需要结合实际来分析。

第二部分 战列舰的整体布局

针对史实舰的研究表明,战列舰的整体布局呈现不同的趋向和结构,需要进行分类和解析。

【主要分析方法解析】

在这一部分(以及之后的部分)中,笔者将采用一些分析方法对不同的上层建筑布局进行分析。

高度曲线:在战列舰甲板上方的外轮廓(包括舰艏舰艉端点)上取一些点,贴合上层建筑外轮廓将这些点用一条曲线连接,这一条曲线,笔者称作战列舰的“高度曲线”。(这一层面,有“力线”、“邓恩曲线”等已存在的定义,但这些定义有的涵盖过广,有的含预设值,均不适合笔者此处的使用,因此笔者选择另做定义,还望谅解)

泛高度曲线:包含了后桅轮廓(或者其它视觉观感较弱但不能忽视的模块)的高度曲线称作“泛高度曲线”。泛高度曲线是对高度曲线的补充。

一级上层建筑:主炮组和与主炮组最高点相接近的上层建筑结构(如机库、方-柱过渡式舰桥的方形底层结构等)统称“一级上层建筑”

一级曲线:贴合一级上层建筑的高度曲线。

二级上层建筑:高于一级上层建筑的所有上层建筑结构(方-柱过渡式舰桥的柱式结构、柱形舰桥和方形舰桥的上端结构、桅杆、烟囱、火控系统等)统称“二级上层建筑”

二级曲线:贴合二级上层建筑的高度曲线。

【基本分类解析】

针对史实舰的研究表明,战列舰的整体布局按趋向分可分为三类:前趋式、对称式和后趋式;按结构分可分为两类:分式和结合式。

前趋式布局指战舰的视觉重心位于舰体前半段;对称式布局指战舰的视觉重心位于舰体中央;后趋式布局指战舰的视觉重心位于舰体后半段。分式布局指前后上层建筑有明显分隔;结合式布局指前后上层建筑之间结合紧密。

前趋代表着前进性和进攻性,侧重于表现战舰的实战能力,更加强调战舰的战术意义,也体现出战舰的高速。不过这样的布局可能显得较为冒进,对战列舰所需要的稳重感过度舍弃,如果控制不好将导致战列舰拥有轻型舰艇的观感,影响其整体美感。

后趋代表着核心性和统率性,侧重于表现战舰的威慑能力,更加强调战舰的战略意义,也体现出战舰的庞大。不过这样的布局给人传递了“庞然大物”内涵的同时,也表现了附带的不灵活性,如果控制不好将导致“庞大”变为“笨重”,影响整体美感。

分式布局分割了前后上层建筑,减弱了上层建筑整体性,对战舰的所有美观性指标都有削弱作用,也使视觉重心变得模糊,减弱气势,不适合作为海战核心的战列舰。不过,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布局体现的次要性也能得到运用。

结合式布局使前后上层建筑之间联系紧密,增强了上层建筑整体性,对战舰的所有美观性指标都有加强作用,也使视觉重心变得明晰,增强气势,较适合作为海战核心的战列舰。当然,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布局反而不应被使用。

在上述分类所产生的不同布局中,能产生较美观战列舰的布局主要有四种:前趋对称式布局、半前趋分式布局、完全对称式布局和后趋结合式布局。还有一些布局美观性较差(后文详述)。这些布局有共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一】不同布局的共性

战列舰的不同整体布局有其共性。

在上述所有布局中,上层建筑的最高点(前舰桥最高点)均位于舰长的前45%~50%(±1%)之间。这一范围可认为是战列舰的“黄金区间”,严重超出这一范围将导致战列舰的整体观感变差。

在多数布局中,舰体中央(舰长的50%处)这一位置同样十分重要(后文详述)。

在所有布局中,一级上层建筑均成为上层建筑整体的有力支撑,一级曲线连贯性较强。

【二】前趋对称式布局

前趋对称式布局的主要表现是:上层建筑最高点大约位于舰长的前45%处;后部上层建筑最高点不突出;后桅的位置接近舰长的前57%(后43%,与上层建筑最高点基本对称)处,且很高(高过前舰桥);前后上层建筑联系较紧密。整体来看,前趋对称式布局的高度曲线呈现明显的重心在前的单峰式山形结构;泛高度曲线呈现后高于前的梯形结构,但两个上顶点分别位于舰体中央两侧;一级曲线连贯性较强;二级曲线和一级曲线在前端和后端均较完美契合。

前趋对称式布局的典型案例是俾斯麦级。

不考虑后桅时,由于上层建筑最高点位于侧视中线之前、高度曲线和一级曲线拥有向前指向性,因此前趋对称式布局能表现出前趋性;又由于上层建筑最高点并未过于靠前,这种前趋性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在凸显战列舰攻击力的同时没有过多减少其稳重感。同时,后部上层建筑整体较低矮,方便了中部的烟囱支撑其高度曲线,保证了平滑的过渡,帮助形成了较为完美的山峰构型。

而将后桅纳入考虑之后,由于后桅与前舰桥位置对称,且高于前舰桥,因此即便后桅远比前舰桥纤细,其依旧能在一定程度上拉高后部上层建筑的视觉高度(这可以体现在泛高度曲线上),从而使前后上层建筑基本“对称”。在这种情况下,整艘船的视觉重心被拉回,接近舰体中央(前50%处)。由于前后上层建筑之间的联系较紧密,视觉重心较为突出(一般位于烟囱处),体现出较强的气势感。另一方面,上层建筑的山峰构型也给人一种自然的宏伟感,在将视觉重心调整至舰体中央后,一种自然的对称美也被体现出来。

总体来看,前趋对称式布局看似前趋,实则对称,在进攻性、稳重感之间达到了较好的平衡,在宏伟感和气势上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准。不过,对于旗舰级的战列舰来说,这种布局并未强调其核心性,威慑力略显不足。

在定位上,前趋对称式布局适合于接近旗舰级的大型战列舰。

前趋对称式布局可能不适合前二布置的战列舰。

【三】半前趋分式布局

半前趋分式布局的主要表现是:上层建筑最高点大约位于舰长的前45%处;后部上层建筑有明显的第二高点,位于舰长的前70%(后30%)处,一般由加高的后舰桥、靠后的后烟囱以及后桅下端粗壮部分导致;前后上层建筑连贯性偏弱,可能各自成一体。整体来看,半前趋分式布局的高度曲线呈现前高后低的双峰式山形结构;泛高度曲线与高度曲线相似;一级曲线较连贯,二级曲线和一级曲线的坡度变化相对较明显。

半前趋分式布局的典型案例是乔治五世国王级。

相较于前趋对称式布局,半前趋分式布局的前趋性有所下降。由于后部上层建筑增高,其视觉影响加强,导致视觉重心离开船体中央向后运动,产生了部分后趋性。虽然这种布局的整体前趋性被削弱,其进攻性实则未受影响:前后上层建筑的连贯性被破坏,实际上使前后上层建筑的独立性增强,前部体现前趋性,后部体现后趋性,两种趋向性产生分离。在分离之后,由于后部上层建筑本身体量比不上前部上层建筑,后趋性在整体上便难以得到体现,避免了过度影响战舰的进攻性,但后部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也保证了稳重性不消失。因此,半前趋分式布局的进攻性和稳重性达到了和前趋对称式布局类似的平衡。

由于半前趋分式布局整体的双峰式结构,整艘战舰的宏伟感被分流到前大后小两个“次主峰”上,使其宏伟感略有下降。另外,过渡较为陡急的高度曲线也导致宏伟感丧失不少。由于中部的巨大空档,视觉重心相比前趋对称式布局更加模糊,在整体气势上也稍弱于前趋对称式布局。

在定位上,半前趋分式布局可能更适合于主力舰级的舰艇,如部分非旗舰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大型巡洋舰以及部分重巡洋舰。另外,半前趋分式布局的上层建筑不能过长,否则会导致前后舰桥之间空档过大,比例崩坏,因此其不适合舰长较长的战列舰。

半前趋分式布局不适合前二布置的战列舰。

【四】完全对称式布局

完全对称式布局的主要表现是:上层建筑最高点大约位于舰长的前50%处;前后上层建筑基本合为一体;后部上层建筑高点不突出。整体来看,完全对称式布局的高度曲线呈完全对称的单峰式山形结构;泛高度曲线可能在偏后部有一个高点;一级曲线平缓连贯;二级曲线和一级曲线较完美契合,且前后对称。

完全对称式布局的典型案例是南达科他级。

完全对称式布局的整体趋向性无法从高度曲线上体现,只能从更细节层面的舰体趋向、舰桥结构和上层建筑布置上体现。这种布局的前趋性和后趋性无疑是难以体现的,战列舰的整体观感便偏向稳重而缺少前进性、进攻性。

在另一方面,这种布局的整体性极强,这能增强其视觉上的防御力,增加厚重感。然而,高度曲线整体变化不足也会导致整艘战舰动态感减弱而静态感增强,布局的单调性、机械性的对称感也会使观感趋于僵化。

完全对称式布局的视觉重心非常明确,位于舰体中央。不过,明确的视觉重心带来的气势被整体单调乏味的构型削弱,这种布局的气势感其实不强。机械性的对称感也阻碍了连贯的高度曲线所带来的宏伟感进一步发挥。

完全对称式布局强调了战列舰的稳重性而缺少进攻性,宏伟感和气势也略有不足,因此更适合于防护能力特化型的非旗舰战列舰。另外,舰体长度也是一个影响因素。完全对称式的上层建筑不能过长,否则单一高点无法有效支撑高度曲线、二级曲线过窄,导致“小头”的问题,因此,完全对称式布局仅适合于舰长较短的战舰。

完全对称式布局不适合前二布置的战列舰

【五】后趋结合式布局

后趋结合式布局的主要表现是:上层建筑最高点大约位于舰长的前50%处;后部上层建筑整体偏高,有较明显第二高点,位于舰长的前67%(后33%)或前2/3(后1/3)处;前后上层建筑的连贯性较强。整体上看,后趋结合式布局的高度曲线呈现前高后低的无峰类火山形结构;泛高度曲线与高度曲线接近;一级曲线平缓连贯;二级曲线和一级曲线的坡度变化较明显;二级曲线本身构成了后向的类梯形结构。

后趋结合式布局的典型案例是大和级。

由于后趋结合式布局的上层建筑最高点位于舰体中央,其不具备前向指向性,再加上后部上层建筑整体偏高、高度曲线和二级曲线呈现向后倾斜的类梯形结构,因此后趋结合式布局的总体趋向是后趋的,能体现出战舰的核心性和威慑力。

在另一层面,由于后部上层建筑高点比半前趋分式布局稍低,且上层建筑整体较短,后趋结合式布局的前后上层建筑之间可以获得足够的支撑,增加上层建筑密度,使其更为紧凑,从而突出其视觉重心。同样的,紧致的上层建筑结构也能传达防御力强的视觉感受。由于后趋结合式布局的上层建筑拥有前后两个高点,因此相比完全对称式布局更加适配较长舰体。

由于整体偏后,后趋结合式布局的上层建筑缺乏对称性。然而其视觉重心接近舰长前61.8%的黄金分割比例,黄金分割比例在这里取代了自然对称性,保证了美感。

在定位上,后趋结合式布局更适合旗舰级的大型战列舰。

后趋结合式布局基本不适合前二后二布置的战列舰。

【六】其它布局及其主要问题

除了上述四种布局外,还有一些布局问题较严重,无法适配战列舰,具体有前趋前向式布局和完全后向式布局。

前趋前向式布局的典型案例是维托里奥·维内托级。其主要表现是:上层建筑最高点前于舰长的前44%;后部上层建筑高点不突出且缺少任何形式的高度支撑物。整体来看,前趋前向式布局的高度曲线呈现完全偏向前方的单峰式山形结构;泛高度曲线与高度曲线接近;一级曲线和二级曲线过渡较平滑。

前趋前向式布局强调了战列舰的前向性,但有些脱离了战列舰海军主力、“海上霸主”的定位,反而使其更类似轻型舰艇;靠前的视觉重心破坏了其稳重感,由于位置靠前导致的前舰桥空间过小降低了其宏伟感;视觉重心偏离了舰体中央,也不在任何黄金分割位置,美感欠缺。

总体来看,前趋前向式布局并不适合战列舰级大型水面舰艇,可能更加适合巡洋舰甚至驱逐舰。

完全后向式布局的典型案例是纳尔逊级。其主要表现是:上层建筑最高点后于舰长的前55%(后45%);后部上层建筑第二高点突出。整体来看,完全后向式布局的高度曲线呈现完全后向的类梯形结构。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这种布局将视觉重心严重拖后,破坏了整体对称性和美感;连中线都无法触及的上层建筑不存在进攻性,同样没体现出防御力;过度靠后的上层建筑完全不匹配后趋式布局。

总体来看,完全后向式布局基本不适合任何战舰。

第三部分 案例分析

第二部分所总结出的各种布局需要进入到实际应用层面,而许多史实舰同时具有几种布局的特征,所有史实舰也都在利用各模块结构的变动来不断调整整体观感。因此,需要针对这些史实舰进行案例分析,才能对战列舰整体布局的实际应用有全面的了解。

在本部分中,笔者将会把第一第二部分结合,运用第一第二部分中的内容对史实舰进行综合分析,以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使读者加深对本文观点和内容的认识。

【一】前趋对称式布局案例分析

主要遵循前趋对称式布局的史实舰有:俾斯麦级、H级(H39)。

俾斯麦级的干舷高度、吃水深度、上层建筑高度、长宽比均较为合适;舰艏舰艉均有上翘,使甲板产生一定弧度,有助于增强动态感,艏艉上翘也有助于高度曲线过渡;舰艏采用大西洋艏,外倾接近45°,提升了向前指向性,增强了动态感,增加了侧舷变化;舰艉采用圆弧式外倾,与舰艏外倾较好结合,提升了战舰整体的圆润感,从而增强动态感,也增加了侧舷变化;外飘过渡平滑且前后外飘恰到好处,舯部侧舷垂直部分也采用了突出主装甲带的方式分隔大平面,防止了侧舷过于单调,且主装甲带和舰体较好融合,减少了突兀感;前舰桥为典型的方-柱过渡形结构,保证了高度曲线的连贯性,探照灯、测距仪以及舰桥的附加结构更强化了平滑感,使高度曲线基本不缺任何支撑;后舰桥为典型的复合方形结构,整体低矮并且向前方升高,后桅下段起到了拉升后舰桥整体的作用,后桅上段则进一步提升后舰桥的视觉影响力;单一的独立式大烟囱有效填补了前后舰桥间空白;上层建筑整体连贯性较好,没有过大空档,且山峰轮廓得到很好的突出,总体来讲增强了稳重感和宏伟感,加强了气势。

美中不足的是,俾斯麦级的主炮塔较高且结构死板,大平面多,欠缺威慑力,反而产生了静滞感;主炮塔的长度也过大,导致主炮组整体占空间过大,影响了高度曲线的平滑过渡;前舰桥略微前于舰长前45%,后桅下段视觉影响力仍显不足,导致未能完全产生自然对称性,整体视觉重心有些靠前。

俾斯麦级是本文所论史实舰中最接近前趋对称式布局的战列舰,虽然略有瑕疵,但瑕不掩瑜,俾斯麦级的综合观感依旧能跻身最美观战列舰之列。

H级并非典型的前趋对称式布局,其布局其实介于前趋对称式布局、半前趋分式布局和后趋结合式布局之间,但前趋对称式布局的体现最多。一方面,H级拥有两座分隔开的烟囱,但二者体积庞大、中间空档狭小,无法营造出分式布局的感觉,后烟囱虽然略高,可成为后部上层建筑第二高点,但其高度仍显不足;上层建筑整体浮现出轻微的类梯形结构,但不明显,最高点也前于舰长前50%处。由于以上种种原因,H级最终还是更符合前趋对称式布局。

虽然有许多相似点,但相对于俾斯麦级,H级的主炮塔和舰体比例稍好,主炮塔对观感的负面影响被减弱;上层建筑更为庞大充实,这主要归因于一前一后两座巨大的烟囱,这导致H级视觉上的防御力更强、稳重感更强;H级的高度曲线并不像俾斯麦级那样连贯,其后烟囱的高度带动了后舰桥走高,从而高过了传统前趋对称式布局的后舰桥,使高度曲线连贯性变差,这个情况稍稍削弱了H级整体的前趋性,相应的减弱了其进攻性,增强了其核心性,但也略有破坏其整体观感;H级的后桅位置更加靠后,这更加削弱了其前趋性。整体来看,虽然H级拥有前趋的底子,但其前趋性遭到了各模块的削弱,导致其视觉重心后移,在整体观感上反而与后趋结合式布局相类。与俾斯麦级相类的舰桥结构使高度曲线过渡平滑,体现了宏伟感;比俾斯麦级更加紧凑的上层建筑提升了气势,威慑感进一步增强。

不过,H级的上层建筑整体密度较大,带来了些许笨重之感,前后烟囱的巨大体积更加加强了这一点,但前后烟囱间的空档部分缓解了这一感觉。另外,H级的前舰桥也显得有些肿胀,过渡不如俾斯麦级那么平滑,使其显得更为粗糙。

总体而言,H级的布局是前趋对称式布局的变体,更加强调战舰的战略意义与威慑力,因此对于H级这级德国海军计划中的真正主力舰再合适不过。

【二】半前趋分式布局案例分析

主要遵循半前趋分式布局的史实舰有:乔治五世国王级、狮级、前卫级、沙恩霍斯特级(沙恩霍斯特号)、敦刻尔克级。

乔治五世国王级的舰艏舰艉有一定上翘,使甲板产生一定弧度,稍稍增强了其动态感;舰艏稍稍外倾,舰艉稍稍内倾,总体提升了向前指向性,增加了一定的动态感和侧舷变化;外飘过渡平滑,舯部侧舷垂直部分采用了外置主装甲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侧舷大平面问题;主炮塔相对较低矮,虽然威慑性欠缺但很好地维持了高度曲线过渡;前后舰桥均为复合方形结构,分别包含了前后桅和前后烟囱,加之舯部的大空档,上层建筑实际被分隔成前大后小两个独立结构,一定程度上强调了前趋性,同时在前后上层建筑分别强调了稳重性;前舰桥巨大的体积产生了主要的威慑力和宏伟感;棱角分明的舰桥结构体现出部分现代感,增强了科技感。

但是,乔治五世国王级的干舷高度较高,上层建筑高度较低,整体比例并不完美;上翘、外飘、艏倾角均力度不足,外置主装甲带未能和舰体较好融合,显得突兀;前舰桥高度未平滑过渡,破坏了高度曲线的连贯性,整体宏伟感欠缺;前后上层建筑过于割裂,战舰视觉重心被分化、模糊,影响整体观感;结构单一的舰桥降低了设计感和精致感,体现出一种廉价感和粗糙感;舯部空档过大过深,仿佛整艘船被拦腰斩断,不过较高的干舷高度和横架的吊车稍稍缓解了这一问题。

乔治五世国王级是半前趋分式布局的代表,也将这一布局的优缺点明显放大。总体来看,乔治五世国王级的观感确实契合了其廉价条约战列舰的定位,其方形舰桥的科技感值得关注,但其过于分割的上层建筑也是一大败笔。

狮级与乔治五世国王级十分类似,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狮级的上层建筑最高点位于舰长前50%处,相对靠后,具有了部分后趋结合式布局的特征(另外注意这种向后移动缩短了上层建筑长度)。但是,由于分式布局的主要作用是削弱整体趋向性、加强局部趋向性,狮级的后趋性由于后舰桥在视觉上的较轻影响难以得到体现,不过其前趋性确实有了一些减弱。另外,狮级的舰艉采用了无倾角的垂直设计,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舰体的动态感,增强了静态感,略显死板;狮级的主炮塔较大较明显,提升了其攻击性,同时也没有破坏高度曲线的过渡。还有,狮级的后部上层建筑过渡比乔治五世国王级更加平缓,后舰桥高点较不突出,这其实是减弱了分式布局对观感的影响,更加弱化了后部上层建筑的视觉影响力。总体来看,狮级的观感较为中庸,相对乔治五世国王级可能更加稳重,但对于旗舰级战列舰来说,这并非最优设计。

前卫级(上图为现代化改造后,和现代化改造前有些许不同)的布局并非传统的半前趋分式布局,有很大的前趋对称式布局的影响,但和后者又有不同。前卫级的各模块在整体上类似乔治五世国王级,主要不同有:干舷高度、吃水深度、上层建筑高度、长宽比均较为合适;舰艏上翘非常明显,对体现其动态感和前向性有较大积极作用;后部上层建筑过渡较平缓,高点很高,接近上层建筑最高点,高度曲线整体接近等腰梯形,泛高度曲线类似前趋对称式布局的形状;前后上层建筑之间有一低矮平台作为支撑,减少了前后上层建筑之间的空档,加强了前后上层建筑联系。由于削弱了分式布局的影响,前卫级的整体前趋性相比乔治五世国王级得到了更好的体现,而其后部上层建筑在体积和高度上都接近前部上层建筑,使其自然对称性也得到了一定体现。

不过,前卫级的上层建筑依旧没有脱离分式布局,其基本对称的前后烟囱布置强调了这一点。虽然其复合方形前舰桥十分巨大,前拉了视觉重心,但其后舰桥同样较大,还具有更高的后桅,使视觉重心变得不明确,割裂感依旧,因此最终没能达到前趋对称式布局的程度。还有一点是:前卫级的主炮塔过小(有现实原因),使其攻击性难以得到体现。

但是,简洁而有力的上层建筑结构使科技感在前卫级上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前后上层建筑似分似合的感觉也与冷战时期的战舰风格类似,并且,二战后战列舰不再成为海战主力,前卫级的整体布局开始摈弃宏伟感和精致感,给人一种类似轻型舰艇的通用性,同时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战列舰的威严,与战后风格较为契合。可以说前卫级是对二战后传统战列舰理想构型的一种探索,而这种探索取得了一定成功。

相对于英国的战列舰,沙恩霍斯特级作为德国货,前趋对称式布局是其特色。实际上,沙恩霍斯特号在改装前确实遵循前趋对称式布局,在改装后,其后桅后移并改为三角桅,才转变成半前趋分式布局,而其姊妹舰格奈森瑙号直至沉没都没有改装成半前趋分式布局。

由于是改装后,沙恩霍斯特号的布局有明显的前趋对称式布局倾向,如果不关注后桅下段的三角结构,沙恩霍斯特号的高度曲线和俾斯麦级极为相似。沙恩霍斯特号同样不存在分离的前后上层建筑结构,其单一独立式烟囱也和俾斯麦级一样很好地填补了上层建筑的空档。

但是,后桅下段的三角结构视觉吸引力很强,根本不可能忽略,这就导致沙恩霍斯特号的后部上层建筑多出一个明显的高点,而后桅整体的极高高度又强化了这一高点,虽然其比不过上层建筑最高点,但其已能强行产生分式结构,将沙恩霍斯特号变为半前趋分式布局。当然,这种不完全的半前趋分式布局无法达到和正常的此类布局同样的影响,对视觉重心的模糊度相对较轻,对整体前趋性的破坏性也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沙恩霍斯特号规避了部分分式布局的缺陷,保留了部分前趋对称式布局的优点,进攻性、稳重性和宏伟感均有体现,只是这些优点不如正常前趋对称式布局那样明晰。当然,极高、位置过分靠后的后桅也影响了沙恩霍斯特号的整体观感。

其它方面,沙恩霍斯特号的长宽比较为合适;舰艏舰艉均有上翘,舰艏上翘平滑而明显,采用大倾角舰艏和圆弧式外倾舰艉,提升了其动态感;和俾斯麦级采用类似的外飘和侧舷布置,防止了侧舷过于单调;主炮塔稍小,但结构合适,帮助塑造了高度曲线;舰桥结构和俾斯麦级类似,帮助了高度曲线的平滑过渡。主要问题是沙恩霍斯特号的干舷高度不足(有现实原因),这可能导致其上层建筑占比过大,头重脚轻。

总体来看,沙恩霍斯特号在前趋对称式布局和半前趋分式布局间达到了某种平衡,但未达到俾斯麦级那种半旗舰级的视觉效果。对于一艘由大型装甲舰提升至战列舰的战舰来说,这种程度的视觉效果已然足够。

敦刻尔克级作为采用前二布局的战列舰,其上层建筑整体靠后,但仍然能被纳入半前趋分式布局。

由于其前舰桥为非常狭窄的方-柱过渡形,后舰桥为柱形,中间间隔大,而单一独立式烟囱的体积又不足以填补巨大的空档,敦刻尔克级无法做到后趋结合式布局相对紧凑的上层建筑,这影响了其视觉防护力。敦刻尔克级整体偏厚的上层建筑扼杀了所有产生前趋性的可能,主炮塔的大小也稍显不足,因此其进攻性难以得到体现;其前舰桥的体积不足,无法产生足够的视觉吸引力前拉视觉重心,因此其视觉中心分布在前舰桥、单烟囱和后舰桥之间,十分不明确,这影响了其稳重感;其高度曲线变化非常陡峭,对其宏伟感造成了不良影响。

敦刻尔克级上层建筑之间两个大而深的空档比乔治五世国王级的空档负面影响还要强,不过加高的甲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断裂感。

在其他方面,敦刻尔克级的舯部干舷高度极高,侧舷除了舷窗没有其它变化,造成了大块光滑平板区域,产生单调感;其舰艏略微外倾、有一定的舰艏外飘,舰艉也采用了圆弧式外倾,稍稍增加了其动态感。

总体来看,敦刻尔克级的美观性设计较为失败,定位较模糊。

【三】完全对称式布局案例分析

主要遵循完全对称式布局的史实舰有:南达科他级。

南达科他级舰长非常短,因此其长宽比偏小,但其干舷高度、吃水深度和上层建筑高度比例较合适;舰艏舰艉均上翘,舰艏上翘较明显,舰艏舰艉均为轻微内倾,略微增加了动态感;外飘较明显且过渡较平缓,舯部侧舷垂直部分有部分倾斜主装甲带结构,减少了单调性;主炮塔结构简单但相对舰体较大,能体现其攻击性;舰桥整体变化平缓,帮助塑造良好的高度曲线;烟囱和舰桥高度融合,帮助高度曲线平滑过渡。

在趋向性上,完全对称式布局不具备趋向性,因此南达科他级的前舰桥后缘前倾,提供了一些前向的指向性。同时,南达科他级的后桅位置较靠后,稍稍拉后了视觉重心,使其布局向后趋结合式布局靠近。南达科他级的上层建筑几乎没有缝隙,体现了很强的视觉防御力,加重了视觉重心,表现出稳重性。

整体来看,南达科他级的观感偏向于稳重、坚实,与其防护特化的定位契合。当然,其机械式对称的上层建筑略显僵硬,舰桥体积小、高点单一,缺乏威慑力,作为战列舰其气势稍差。

【四】后趋结合式布局案例分析

主要遵循后趋结合式布局的史实舰有:大和级、北卡罗来纳级、艾奥瓦级、黎塞留级。

大和级是后趋结合式布局中较为成功的案例。其干舷高度、吃水深度和上层建筑高度的比例略有偏离理想比例,但这较为契合其庞大的舰体,更加合适,同时其长宽比也较合适;其舰艏有上翘且较明显、舰艏前倾角较大,提升了其前向指向性;其舰艏外飘明显而过渡平缓,舯部侧舷拥有复杂的结构,防止了单调大平面产生;其独树一帜的甲板弧线呈现富有动感的前低后高曲线,一方面增强了后趋性,一方面减少了静态感;其主炮塔体积庞大、造型狰狞,同时没有过高的高度,在不破坏整体高度曲线的同时展现了其攻击性;其前舰桥采用大而粗的柱形结构,巍峨高耸,富有压迫力,且前拉了视觉重心;前部的抬高副炮塔和前舰桥组成了类似方-柱过渡形舰桥的结构,帮助了高度曲线的较平滑过渡;后舰桥采用方-柱复合型结构,有较明显的第二高点,增强了其后趋性,后部的抬高副炮塔同样帮助了高度曲线的过渡;后桅视觉影响力较小但高度接近上层建筑最高点,且拥有向后倾斜的整体结构,在不破坏视觉重心位置的情况下增强了其后趋性;前后上层建筑之间联系非常紧密,上层建筑整体体积大而坚实,增强其视觉防御力;单一独立式烟囱很好地填补了前后舰桥高点间的空档,同时基本位于整艘船的黄金分割点,将视觉重心牢牢抓住,防止其过于后偏。大和级的高度曲线和泛高度曲线与后趋结合式布局的理想模型较完美契合,同时过渡不显仓促,宏伟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一级曲线连贯平缓,提供良好支撑;二级曲线呈现标准的后倾类梯形结构,是教科书式的后趋结合式布局表现。

大和级的主要问题在于:其上层建筑整体结构较为粗犷,欠缺柔和,虽然甲板弧线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点,但仍不足以增强其精致感。

总体来看,大和级的整体布局强调其战略意义,其海战核心的地位在美学设计中十分明确,同时又不失攻击性,拥有一种霸王之气。

北卡罗来纳级同样是典型的后趋结合式布局,不过和大和差别不小。北卡罗来纳级的干舷高度、吃水深度、上层建筑高度和长宽比较合适;其舰艏舰艉均有上翘,舰艏上翘较明显,有助于增强其前向指向性和动态感;舰艏舰艉均有一定外倾,增加了侧舷变化;舰艏舰艉均有外飘,且均较明显、过度较平滑,舯部侧舷垂直区域有外置主装甲带,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单调大平面的负面影响;主炮塔相对较大,虽然结构简单,但至少没有破坏高度曲线,也并不显得呆板;前舰桥为方-柱过渡形结构,有助于高度曲线平滑过渡,后舰桥为方-柱复合型结构,同样使高度曲线变得连贯;两座间距小的烟囱一定程度上为前后上层建筑间空档做了支撑,也增加了上层建筑的紧凑感。

然而,北卡罗来纳级的后舰桥整体偏高,与后主炮缺乏过渡,使整个后舰桥显得突兀,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后舰桥的视觉影响力,后拉了视觉重心;前舰桥的柱形结构过于纤细,除了作为高点之外无法起到足够的视觉影响力,后舰桥的柱形结构又较为密集,这使北卡罗来纳级的后舰桥在一定程度上喧宾夺主,导致了上层建筑结构的崩坏,也影响了宏伟感的产生。同时,虽然两烟囱之间间隔很小,和后舰桥联系也很紧密,但前烟囱和前舰桥之间空档过大,甚至有了分式布局的影子。两座烟囱的加入让本已十分显眼的后部上层建筑进一步扩张,使视觉重心靠后而模糊,影响了整体观感。

在这种半割裂的布局中,北卡罗来纳级的后趋性无法在整体上得到有效体现;上层建筑的不统一、联系松散影响了后趋结合式布局优点的发挥。种种原因一同作用,使北卡罗来纳级既无法体现出核心性,进攻性也显不足,稳重感更是难以体现,宏伟感同样缺席。整体来看,作为美国战列舰对后趋结合式布局的一次探索,北卡罗来纳级的美学设计并不十分成功。

艾奥瓦级可以说是美国后趋结合式布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其特点又与上述两级战列舰有所不同。

艾奥瓦级的干舷高度略低,吃水深度、上层建筑高度较合适,但舰体略有些过长;舰艏舰艉均有上翘,舰艏上翘非常明显,加之同样明显的舰艏外倾,增强了其前向指向性;舰艉采用圆弧式外倾,增加了侧舷变化;舰艏舰艉外飘明显、过渡平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平面问题,但舯部侧舷垂直部分结构单调,影响了观感,不过较低的干舷和较长的舰身使这一问题稍稍弱化;主炮塔比例合适但稍欠攻击性,不过也没有破坏高度曲线;前舰桥采用方-柱过渡形结构,柱状结构加粗加大,整体比北卡罗来纳级优化不少,产生了一定的压迫感和巍峨感,同时其后缘前倾,增加了些许前向性;后舰桥采用方-柱复合形结构,但与后主炮过渡较平缓连贯,防止了高度曲线的断裂,同时后舰桥整体高度也较北卡罗来纳级低矮,对视觉重心的吸引力不强。

不过,相较于北卡罗来纳级前舰桥的稀疏,艾奥瓦级的后舰桥连贯性较差,多个高点之间有不可忽视的空档,影响了后部上层建筑的整体性,在前舰桥整体性强的背景下,后舰桥的视觉影响力被削弱了。不仅如此,艾奥瓦级的前后烟囱间隔巨大,造成了一定的前后上层建筑割裂感,略有类似分式布局;后烟囱未能和后舰桥有效结合,导致其有些自成一体,且其高度过高,直接充当了后部上层建筑的高点,后部上层建筑高点和后舰桥联系不够紧密,这就导致艾奥瓦级的后部二级曲线变化过于平缓,不够鲜明,甚至类似前趋对称式布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后趋性的体现。简而言之,艾奥瓦级的前后上层建筑联系依然较弱,上层建筑整体风格难以统一,后舰桥产生繁复、崩坏感,影响了后趋结合式布局优点的发挥,对宏伟感的产生造成负面影响;其视觉重心并不明确,影响了其气势的产生;其上层建筑整体破碎,对稳重性的体现较成问题;其前向指示虽然多但繁杂,没有一个决定性的影响,使其在进攻性和核心性上未能达到较好平衡,稍稍影响了其整体观感。

整体来看,艾奥瓦级的美学设计并不十分优秀,定位模糊。不过这也有其舰体过长、上层建筑整体过长的原因,这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合理的舰长的重要性。

黎塞留级的后趋结合式布局并不典型,其具有分式布局的部分特点。

黎塞留的船体和主炮塔在各方面都与敦刻尔克级相类,只是长宽比更优化,在此不再赘述。

黎塞留级的前舰桥结构类似敦刻尔克级,但前舰桥之后的布局和敦刻尔克级大不相同:黎塞留级采用了烟囱与后舰桥完全融合的方式,将敦刻尔克级三个独立柱形结构并为两个,在法国人的努力下,这两个柱形结构均具有方-柱过渡形的特征(尤其是后舰桥借用斜向烟道支撑高度曲线的做法),因此其高度曲线并不特别陡峭,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巍峨感和宏伟感;前后舰桥的大小也较为适合,没有让视觉重心过于偏离;斜向烟道甚至提供了一些后趋性,帮助产生了核心性和统率性。另外需要注意,黎塞留级舯部后方的抬高甲板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和大和的前低后高甲板相同的作用,也强化了后趋性。

然而,黎塞留级的前后上层建筑之间完全割裂,上层建筑中部大而极深的缝隙严重破坏了上层建筑的整体性,使高度曲线出现断裂,也导致视觉重心无所凭依,变得模糊,对其后趋性、稳重感和视觉防御力的体现均有不良影响。

整体来看,黎塞留级的整体设计相比敦刻尔克级有所进步,但仍未解决前后舰桥割裂的问题,反而将其强化,影响了其原本可能表现出的战列舰应有的英姿。

第四部分 总结

至此,笔者已经将战列舰整体布局的各模块、整体布局的各类别以及所有案例分析全部梳理完毕。在对史实舰进行深入分析后,不难发现,旗舰级的战列舰是集粗犷和精细于一身的精致工艺品,野性和秩序这两大主题在战列舰上无时无刻不交映生辉。突出野性的设计未免鲁莽,突出秩序的设计未免拘束,只有合理选择整体布局,将两大主题以一种完美的方式融合起来,方能真正表现出作为昔日海上霸主的战列舰的强大魅力。同时,到二战时期,由于海上霸主地位动摇,战列舰的职能已然分化,合理选择整体布局也能适配不同定位的战列舰。否则,若是充当护航任务的廉价战列舰也采用了宏伟壮观的整体布局,真正的主力战列舰的形象就会被稀释、掩盖;同样的,已经迈入新时代的战列舰如果还在使用旧时代的布局,该布局原本的优越性就可能转化为老旧感,影响整体形象。

另外,虽然鲜有史实舰完全契合于上文所提出的四种整体布局,但通常人看到一艘史实舰时,即便是对于纳尔逊级这样的整体布局完全崩溃的战舰,他也会发现其并未达到不忍直视的地步,这也主要是因为多数史实舰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采用了各种方式来弥补整体布局上的不足,或是将整体布局的优点发扬光大。不过在另一方面,因为人知道史实舰是已经被建造出的战舰,因此他在潜意识中对其产生了认同,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他对史实舰美感的整体评价。对于虚构的战舰来说,其不具备这种“潜意识认同”,因此必须更加关注整体布局的优劣,毕竟,细节对于整体布局的正面影响也是有极限的。

最后,笔者才疏学浅,文中不免有疏忽漏洞之处,同时笔者所提出的理论(尤其是四种主要布局的具体划分)也未达到完美程度,仍需完善。笔者希望本文对读者有帮助和启发的作用,也希望读者集思广益,对笔者所提出之理论进行加工和完善。抛砖引玉,笔者也希望看到更多此类研究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