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后一道笔迹在受降书上落成,那片大洋也便归于往日的沉静。
        自此,硝烟不再。当年的壮士终有迟暮,曾经的巨舰也驶向了各自的归宿。但那段钢与血的历史,却被镌刻在长河边亘古不动的磐岩上。
        五百年后,诺特拉夫比斯星人的航天技术取得了史无前例的飞跃;又五百年后,莱克尼斯派出的一艘恒星际移民飞船在飞往目标空间站途中失控,坠毁在一颗被标记为“可能宜居但有外星生命迹象”的星球上。先进的科技在这里无法使用,与诺星的联络也无法实现,但这颗星球的环境条件在诺星人能承受的范围内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形茕而影只,于无尽之海。先驱者们称这颗星球为“茕海星”。
        先驱者们在这片新大陆上建立起移民据点,并开始了与茕海星其他势力的交流与周旋。在这颗90%被海洋覆盖的星球上,一支海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炮艇到轻巡洋舰,从高速战列舰到超级战列舰,这个新生的国度、昔日海权强国莱克尼斯的延续,一步一步地扩充海军实力,最终在茕海星的史册上亦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篇章。
——《莱克尼斯国志·茕海纪元》

未识

莱克尼斯这个名字,是用我真名的拼音首字母添加音节写成英文单词再音译成的。自然,那个假想的国家也承载着我的想象与意志。

2013年春,我订阅的《我们爱科学》杂志某一栏目连载讲述了从突袭珍珠港到东京湾签字期间的几场大海战。当时我特别喜欢,也由此有了“自己的一支海军在广袤洋面上游弋破敌”这样的想法。

2014年秋,我恰好与一个同为“军迷”的朋友分到同桌。课上课下我们总喜欢进行战争模拟的游戏,逐渐也就形成了各自的“国家”(当时就直接用的拼音首字母,几年后觉得过于中二,衍生出了莱克尼斯、查尔斯西里奥等名字)。莱克尼斯国旗便是成型于那时。我们的“联军”与假想敌(也是同学名字写成的国家)的军队展开各种战斗。莱克尼斯尤以海军、空军为重。

2015年接触的游戏《战舰帝国》将我的兴趣点从现代海空军拉到了二战海军。特别是战列舰,那威严冷峻的身姿和震天撼地的炮火,诉说着一个世纪前的super power。从那时我开始画二战军舰,“造舰之路”由此开始。

    如果不是家里严格管控电子设备的话,我现在也是窝窝屎的老玩家了。

2016年秋,我接触了《巅峰战舰》和《战舰打造》。当时巅峰还是给过我一点海战游戏体验的。至于打造,虽然用这个游戏堆出来的船很粗糙,甚至不一定能称之为“船”,但至少是自己的设计,是“Mine Majesty's Ship”。在这里,我终于可以让绘着莱克尼斯国旗颜色的战舰与对手战斗并迎来胜利。

初闻

2017年夏,我开始较多地逛贴吧,主要是战舰打造吧。年少轻狂的我自然免不了挨一顿吧务和大佬们的毒打,不过挨了打也就长了记性。在贴吧,我知道了还有和打造很相似的游戏,比如BSC,但不知道从哪下载。也就是在这里,我听说了《工艺战舰》,而且看到工艺吧帖子上的船明显比打造的更加精细。但一个用钱必须先向家长申领的孩子,怎么敢开口要30元钱买游戏呢?当时的“茕海通行证”对我而言无疑是个“拒止令”。

2017年秋,我上了一所寄宿制高中。一次放假回家,我偶然发现茕海通行证不再是30元准入,而是免费注册便有每天一小时的游戏时间。于是我注册了一个,这也就是uid“00001580”的由来。记得那时的登陆界面还有一条辽宁舰,各种界面和UI也和如今不同,大约是《工艺战舰·鲲鹏啸海》的年代吧。那天刚一打开、还没怎么看,便被家长叫去忙活什么,再回来的时候发现已经在后台流失掉了一小时的免费时间。很是气馁。再想到两周才放一天半假,一天限制一小时,实在造不出什么船来,便卸载了。

其实2017年夏天我还接触了手游《战舰联盟》,但习惯了巅峰的战沉复活和快节奏战斗,对舰盟慢悠悠开到战区、死了就暂时锁船的操作有点不喜欢,没怎么玩,主要还是玩巅峰。但后来巅峰膨胀得越发厉害,我也越来越难以忍受其“不多氪就没体验”的吃相。17年寒假下载回来,满屏的充值礼包红点直接给我看呕了。那个寒假主要还是玩打造,攒出8枚战斧、可以速刷多级空军基地了,造船也就自由多了。工艺战舰?哦,抱歉,我给忘了。

再想起来工艺,是这个时候的事了。

2018年春的五一假期,听说没了1h的时限,我又去下载了当时版本的工艺。一登进去发现界面全都和之前不同(和现今的一样),这已经是《工艺战舰·重聚》的年代了。但当时的手机是母亲用剩下的,性能很差,打开初始船“DE-X护航驱逐舰”的图纸就要一分多钟。那个手机屏幕不大,在设计局堆方块远没有之前用平板玩打造舒适。抠索半天终于给一座俾斯麦级主炮堆够了弹药,迫不及待想看看是什么样子。点“试航”,加载良久终于进去了,然后:

(上图基本还原当时场景)

然后就是再加载一分多钟回设计局界面。

这么麻烦还玩个P嘞!当时玩手机只能趁家长不在家偷着去玩,每一分钟都很宝贵,经不起这么耗啊。果断卸载。

2018年春天回坑舰盟,8月份受舰C动画影响入坑了舰B(问就是既不会翻墙又不懂日语因而遗憾放弃入坑舰C,舰r玩了几局觉得无聊)。可以说是7月昭和8月平成了。之后就是每次放假再断断续续地玩这两个游戏,不作赘述。

2020年初的寒假,我挤时间画了一幅战舰航海的铅笔画作为给朋友的生日礼物。可以说是至今我纸上造船的最高水平了,毕竟之后再没有过提笔的兴致。

(这是1/4大小草稿的扫描件。最终稿已经送走了。)

始入

再想起工艺,已经是2020年的五一了。

    说真的,网课期间无聊到翻4399,怎么就没想起工艺呢?错过了2020年春那个神奇的时代,对此我一直是遗憾的。

当时我开DE-X出海匹配到2V2,队友邀我进他所在的舰队。我想,哪个公会愿意收一个即将高考、基本不上线的成员呢?就婉拒了。

但那几天还真没少上线。毕竟这是一个能让自己画作上的战舰拥有实形的造梦之地,还是很吸引人的。因为缺少资源点,我只能先尝试造驱逐舰。

(我的第一艘自设战舰“试做型驱逐领舰”,因为舰种是DD,可以用来远征,才得以保留至今。)

实战中发现其抗性不佳,又决定造一艘轻巡洋舰。那一晚12点写完作业后摸黑造到凌晨2点才完工,实在是有点上头。发现6寸炮打不动人又换装了8寸炮,但既不知道“结构区”又不懂HE防护的我自然是被各种暴打。不过至少是挣钱的,我知道离建造爱舰“霜风”号(即上文画中的战列舰)又近了一步。

但同时,离高考亦是更近了一步,我不得不停下一切游戏活动。

2020年7月10日上午,高考最后一科结束。当天下午,我真正地入坑了《工艺战舰》,并依着之前买的“鱼雷玩家”图纸上留的联系方式加入了舰队“未来创世组织海军”。同时也开始了复刻“霜风”的尝试。

(上图在外观上更接近原作但无法付诸建造,下图为实际完工的“雾风”舰)

复刻“霜风”最大的问题在于霜风级战列舰的三联装356mm/55舰炮是架空的,若用外观相近的美406mm舰炮代替则弹药供不应求。最终决定建造霜风级的改型方案“雾风”,用德420mm舰炮代替“雾风”的双联406mm/55。

    贴吧哪位“大佬”说萌新入坑都是造板子来着?我的第一条战列舰是这样的。

但当时的我对工艺战舰的防护理论所知甚少,这艘被给予厚望的战列舰一出海便会遭受“AP爆核,HE核爆”的毁灭打击。而且我遗憾地发现自己钟情的高速轻型战列舰在茕海星并不适用。因此我决定一边学习基本防护理论一边筹钱建造更庞大坚固的战列舰。

      “怒雷”号系雷字号战列舰“惊雷”级三号舰。根据命名规则,雷字号战列舰是作为舰队核心的重型战列舰,拥有优秀的防护和威力巨大的舰炮,能与敌方主力舰进行长时间的炮战。

“惊雷”级原设满载排水量约5万吨,搭载三座406mm舰炮。为了适应茕海星环境,这里的“怒雷”号是原设的超阶型,始建于2020年8月上旬,初稿排水量9万余吨,搭载四座强(fei)劲(chang)有(gua)力(sha)的B37主炮,两侧各三座火(jia)力(ge)不(gan)俗(ren)的QF-MkN5副炮。当时我依然没有掌握可靠的核心区防护技术,因而时常漏风殉爆;而且由于初代造价昂贵且超件,我不得不另造一艘轻巡洋舰“长虹”出海挣钱以供“怒雷”的翻修和运作花销。经过几天的不断改建与实战检验,我终于总结出一套确保不漏风的板舱防护理论。此后设计建造了一艘搭载五座法330mm舰炮的战巡“冰风”,上章兼顾打钱,极大减小了经济压力。我在“怒雷”翻修期间打到了1000勋章以上,而在“冰风”服役期间一路冲上了2200勋章。

    冰风也是第一艘出现在黑羽直播中的莱克尼斯舰船。
(怒雷2020年8月20日状态。此时已经采用板舱防护,漏风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冰风”虽然好用,但遇上船大炮多的对手就比较难堪。而勋章在1800以上时已经明显是输赔多赢赚少。当时的我认为,要想继续上章就需要更大的战舰。因此我设计建造了14万吨级战列舰“霜月”。“霜月”虽然在炮战中优势不小,但应对雷巡、雷驱就很吃力,最关键打的是赢一局只加一两章,输一局却要掉很多。也就是在这时我知道了“压件保底”的概念。此后我一边升级船厂,一边注意造船的压件。船不是越大越好,于是我将视线重新转回“怒雷”。

(2020年9月2日版本,现称“怒雷2020.9”,是怒雷级最广为人知的版本。)

改后的“怒雷”搭载了6座中近战火力刚猛的德420mm舰炮。由于沿用“霜月”的在当时颇有效果的多层舱中段,其抗性也还不错。新“怒雷”的胜率非常漂亮,据截图记载9月3日星期二勋章数为2305,9月6日星期日为2606,9月8日星期二为2804。就是在这艘船上,我初步打出了自己的名声,也在图纸商店分到了一杯羹。

“怒雷”的大卖也让我感到了压力,我需要一艘更强的战列舰来保证自己的生存,于是有了另一代名舰“暮雷”的诞生——“mu”比“nu”多一划嘛。“暮雷”于9月10日凌晨建成,排水量11.5万吨,372米长的舰体上沿中轴线分布着六座德420mm、三座RF Mk16和两座MkN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