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nn

Start in 2022/7/6

设计背景

         作为老牌殖民帝国,萨拉共和国拥有历史悠久的海军,并由于长期的商业积累,加上在工业革命中赶上了技术变革的浪潮,萨拉共和国具有全球领先的经济实力。与之相对的是,萨拉共和国的地缘环境为分散在大洋的亚热带群岛,这些岛屿根本提供不了多少资源,也有碍于国家各部领土的交通,这使得海上贸易运输成为萨拉共和国的国家命脉,也就必然使得海军成为其军费支出的绝对首要。

         当世界各国海军的巡洋舰竞赛出现失控的大型化势头时,萨拉共和国坐不住了。对萨拉共和国来说,海军的首要使命就是保证海上运输线的安全、稳定,而新型的大型化巡洋舰搭载了更大口径的主炮(相对5、6英寸增加到7、8,乃至9英寸),由于吨位的增加也实现了更好的装甲防护并具有更大的续航力,显然如果将它们投入到破交战,单凭海军现有的大量旧式小型巡洋舰,是完全无法对抗的。面临着新出现的巨大压力,萨拉共和国海军部认为,即使是卷入大型化防护巡洋舰的竞赛,也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敌国巡洋舰对己方运输线的威胁,并且若要建设足够规模的新型大型巡洋舰来维持制海权,将会带来极大的预算负担,而且这些更大的战舰难以在现有许多中小规模的船厂建造,需要挤占主力舰的资源——这是萨拉共和国海军无法允许的,因为各海军强国的主力舰竞赛早已白热化,更何况萨拉共和国的第一假想敌——艾琳国——正进行着全面的无畏舰大建计划。显然,为了建造大型巡洋舰而在主力舰竞赛上落后,是得不偿失的。

         为了突破军备竞赛和资源限制的困境,萨拉共和国海军部构想了一种新思路:建造一种足够高速的主力舰,能够四处追猎破交的敌方巡洋舰,并可以参与到主力舰的舰队决战。这种高速主力舰的设计思路其实并非完全独创,早在1907年,查尔斯国海军就建成了历史上第一级战列巡洋舰,意图对占有绝对优势的佩斯托利亚帝国海军进行“打了就跑、逐个击破”的游击战。萨拉共和国海军部设想的新型战舰同样具有牺牲装甲实现高速的特征,但在具体需求上有所不同。由于萨拉共和国具有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补给基地,对续航力的要求可以降低;考虑到参与主力舰决战的需要,这种战舰要有能对敌方战列舰造成充足破坏的火力,并具有至少一定程度的承受敌方主力舰打击的生存能力;由于可能长时间投入到运输线巡逻任务,需要良好的适航性和居住舒适性。然而,船厂的建造能力是有限的,这些各方面的需要不可能在有限的排水量下完全实现。对此,设计部门展开了一系列方案研讨。

设计历程

         1912年初,设计局开始了对于新型高速战列舰的方案研究。最初制定的方案性能指标如表所示。

列表:最初几种方案的性能指标

方案编号ABCD
主炮30cmL5035cmL4540cmL4030cmL50
数量4基三联装4基三联装3基双联装3基三联装
防御应对口径22cm30cm35cm35cm
最大航速30kts28kts28kts28kts
设计排水量30,00034,00034,00028,000

         在设计阶段,设计局首先考虑要确定的,是主炮的口径。一部分人认为,搭载较小的30厘米炮可以实现更多主炮数量,有利于提高远程射击的命中数。然而,30厘米炮不足以对超无畏舰构成威胁;更重要的是,从试制35厘米炮的表现来看,更大口径的火炮在远距离具有明显更好的命中率,即使火炮数量更少,也能取得相近甚至更多的命中。对此,30厘米炮的支持者声称,考虑到远距离敌方巡洋舰会进行规避机动,即使30厘米炮的散布偏大也不成问题,仍然是一次齐射的数量更重要。双方的辩论最终提交到海军部,海军部认为敌方巡洋舰若进行激烈的机动规避,一方面将使其自身难以精准射击,另一方面我方可保持航向拉近距离,所以敌方若要逃逸,则保持全速笔直驶离姿态为上策。由此,采用更大口径的火炮将提升远距离炮战的命中率。尽管方案C考虑了惊人的40厘米炮,出于研发能力的考虑,海军部较为保守地采用了搭载35厘米炮的B方案作为进一步验证。

         由于确保高速化需要庞大的动力系统,并且确保适航性需要高干舷,设计局期望采用多联装炮塔并不打算采用背负式布局以降低重心。出于尽量在较远距离取得命中阻止目标逃逸的考虑,需要较多的主炮数量,同时考虑到追击的情况,炮塔要有良好的射界。由此初步构想的设计为4座三联装35厘米炮,两座位于舯部,所有炮塔平铺的大致布局。

         正当设计进入绘制内构并开始计算大致数据的阶段时,设计局内部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新的班子正式上台,属于旧党派的设计局局长大卫·金由于之前触犯了不少集团的利益,被首相撤换,约翰·弗林成为新的设计局局长。与保守传统的金不同,弗林在舰艇设计上总是尝试令人惊愕的全新思路,并提倡大胆采用新技术。当弗林接受新型主力舰的设计任务时,他肯定是要全盘推倒重来了。我们可以从萨拉共和国海军设计局的会谈记录中,回顾弗林对设计的修改思路:

         “新型主力舰将执行何种任务?”

        “猎杀敌方的破交巡洋舰,并参与主力舰队决战。”

        “海军部认为这种战舰将追击逃逸的敌方巡洋舰并令其减速以随后击沉,所以新型主力舰的主炮需要充足的射界,是这样么?”

         “是的。”

         “既然如此,我们应当尽可能增加舰艏方向的主炮投射量。既然无法采用背负式布局,中线平铺的主炮塔无法实现足够的艏向射数,并且炮塔附近的蒸汽管道布置复杂,也需要增设弹药库的制冷设备。另外,布置在舯部的主炮塔为确保射界已经严重挤占了宝贵的上层建筑可用空间,并且炮口暴风相当严重。”

         “其他海军已有实现采用中线平铺炮塔的设计布局,金局长的提议我想在技术上是可靠成熟的。”

         “现在我是局长!我们正在设计的,是一种全新的革命性的战舰!只有在设计理念上优先创新,我们才能领先其他海军!如果我们在设计上只是追随于现有传统,那么我们的战舰将注定无法领先于时代!”

         弗林否定了原先的基本布局,并提出了他的新方案。由于在追击时只用到舰艏方向的火力,弗林认为应当使所有主炮都可以向正前方射击。既然不采用背负式布局,要增加舰艏方向的火力就只能增设侧翼炮塔了。考虑到避免炮口暴风影响到舰桥,侧翼的炮塔应当位于舰桥前部。舯部和艉部不打算设置主炮,腾出的空间有利于搭载更大的动力系统,并且也清理出了充裕的上层布置空间。

         考虑到舰艏区域的宽幅,弗林预设用三座双联装炮塔三角形前置的主炮布局。然而,在具体验证中,发现可以直接用中线两座三联装炮塔,以一定间隔来支持艏向全炮齐射,同时只有后方扇面没有所有主炮火力覆盖。但弗林坚持在原来三角布局的基础上全部替换为三联装炮塔。如果进一步尝试四联装炮塔,则炮塔的尺寸太大,无法确保在有限的舰宽下,一侧炮塔能以一定火炮仰角越过另一侧的炮塔顶部射击。

         对于副炮布局,弗林的想法是后置于动力舱段,以尽量避免蒸汽管道对弹药库的影响。对于不少战列舰的炮廓副炮布局,弗林认为需要抬高到露天甲板上方以提高实用性。舯部的大片区域则可以停放足够的交通艇。由于主炮被认为需要经常向前方射击,锚机等设备被设置在舰艉。在副炮的口径上,有以下选项:10cm、12cm、15cm和20cm。既然考虑全后置的副炮布局,可否采用炮塔结构呢?考虑到副炮的主要功能是反雷击舰,需要良好的回旋速率,如果采用较厚装甲的炮塔式副炮,会过于笨重;为了节约重量并保证射速,副炮将采用人力装填,15cm及以上的口径被排除,而10cm炮太小,被认为缺乏足够的毁伤能力。在毁伤、射速、重量和操作灵活的折中考虑下,选择了开放式双联装12厘米50倍径炮作为副炮配置。采用较长的身管,是使弹道更平直以增加命中率的意图。进一步增加联装数被认为会影响炮位的操作性,故未采纳。

         至此,设计方案的基本兵装配置被确定,进入船体设计、内部舱室结构和装甲的验证阶段。在初步计算中,弗林希望这级战舰可以达到32节以上航速,装甲防护则以核心区免疫22cm炮、非重点区域提供破片防护为要求。然而,为了平衡重心和确保射界,前置的主炮塔需要靠近舰体中间,而高速舰的线形有偏低的方形系数,实际上留给动力系统的空间无法支持所需功率的配置。如果将后两个主机舱改为并列布局,则或许能再塞几座锅炉,尽管这要跟着挪动副炮弹药库舱室了。为了满足高航速要求,弗林决定采用全燃油动力以增加功率,这立即遭到了造舰局其他人员的反对,原因是燃油的补给基地与储备不如燃煤丰富。然而,燃油动力相比更容易使用维护和补充燃料,可以减少人员编制,并且在同样重量下有更大的续航力,最终造舰局还是全体同意了在新型战列舰上尝试纯燃油动力。现有36座燃油锅炉4台汽轮机组的动力配置,结合应用仍在完善的减速齿轮传动装置,可以提供约11万轴马力的功率,得益于良好的线形,在3.4万吨的设计排水量下估计可以达到31节航速。再要提升航速,就要面临着航速-功率曲线的暴涨段了,于是接受了这样的动力系统配置。

         接下来便是装甲布局和厚度的问题。通过计算舰体结构、兵装和动力系统的重量,在给定的排水量下剩余的重量将决定装甲的厚度,之后还要进一步验证GM是否可以接受。对于装甲的布局,最先弗林打算将装甲集中厚度在核心区装甲盒,而对其他部位基本不设装甲以降低所需重量。为了进一步节约防护面积,弗林提议将前置主炮塔炮座装甲合并由统一的“装甲围墙”提供防御,同样也设想将烟道集中并予以类似的形式包围厚重装甲。理论上这相当于展开炮座的圆柱侧面,并将包围区域的下甲板装甲直接抬高封顶,而对烟道装甲同样缩减防护面积以增加装甲厚度。如此的修改应该会升高重心,并且“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有一击全毁的风险。对此,弗林表示可以在原来的炮座设置破片防护以降低一击导致主炮全毁的概率,尽管这意味着原先多出来的防护空间将无法放置重要设备。然而,对于烟道防护不可能把整个烟囱都用足以应对大口径穿甲弹的厚甲覆盖,设计局认为在无法确保绝对无损的情况下,不适合集中布置烟道。在放弃对烟道的集中厚甲防护之后,弗林又提出多列细小烟囱的分散布局。然而这显然要占用不少甲板空间,并且从中弹概率来讲反而增加了目标数量。最终设计局决定采用三烟囱直列的相对传统的布局。对于主炮塔炮座,由于炮塔间隔较大,采用统一包裹的装甲布局并不能减轻重量,于是也没有采用这一创新提议。

         为了尽量提升应对大口径穿甲弹的防御,设计局认为应当设置较厚的穹甲。然而,出于设备布置和结构的原因,弗林反对采用穹甲,并认为在内侧再设置一层防破片装甲带即可。部分设计人员认为穹甲有利于在大航向角下弹开炮弹,而弗林表示穹甲不利于应对较远距离的大角度落弹。双方意见僵持不下。在其他部件的重量估算完成后,发现对给定的排水量仍有一万吨左右的重量可以用于装甲,这被认为是相当充裕的。既然如此,弗林主张在非核心区提供大范围的次级防护,预设外壳装甲可以抵御15cm炮弹和大口径高爆弹,内侧设置纵向防破片舱壁以降低穿甲弹在内部造成的损害。主装甲带只覆盖水线附近一层甲板的高度,厚度则由最初的20cm增加至30cm。设计局于是同意取消穹甲,但指出主装甲带过于狭窄,而设计吃水实际有至少一半的载重,在轻载状态下甚至水线上方一小部分没有侧舷装甲带!弗林认为只需加厚内侧的防破片装甲带即足够应对水中弹,但设计局坚持增加主装甲带的覆盖范围。最终折中为在主装甲带下方延伸1.5m,厚度从300mm削减至80mm作为应对水中弹的防护。

         由于可用重量相当盈余,有人提议在舰艉增加一座炮塔以强化主炮火力,弗林立即表示反对,称一方面一座三联装主炮的配套总重意味着装甲防护将不可能应对战列舰的主炮,另一方面副炮弹药库将置于何处呢?原先良好的布置空间,都将因为这一后部炮塔而全部受到影响了。于是否决了增加主炮的提议。

         对于与主装甲带上端衔接的下甲板装甲,以防破片为主要目的,设定为两层30mm匀质装甲叠合组成。上部装甲带为80mm匀质装甲,足以抵御各国小型巡洋舰的主炮。露天甲板装甲完全覆盖,为30mm,内侧纵向防破片舱壁厚30mm,主装甲带内侧的防破片装甲带厚度也为这一数值,许多部位的装甲厚度统一,这被认为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造价。核心区装甲盒的末端横向舱壁厚150mm,艏艉装甲带为150mm匀质装甲,在末端与延伸的上部装甲带一同削减为30mm。艏艉装甲带只覆盖了水线附近一层甲板的高度。

         至此,装甲设计完成,开始计算各项重量。设计方案的基本性能参数确定,进入到具体完善的阶段。

性能数据

舰体

全长246.6m,水线长239.6m,宽28.4m,设计吃水9m,满载吃水9.42m

型深16m,方形系数0.54

标准排水量30,279公吨,满载排水量34,613公吨

动力系统

36基燃油锅炉,4组减速传动蒸汽轮机4轴推进

蒸汽压力18kg/cm2,蒸汽温度200℃

设计最大功率110,358shp,设计最大航速31节

重油载量4,034公吨,设计续航6000海里/14节

兵装

350mmL45三联装3座,120mmL50双联装9座,100mmL35单装高射炮8座(1918年增设)

装甲

主装甲带300mm(水下递减至80mm),主甲板60mm

主炮塔座圈300mm,主炮塔前盾350mm,顶部120~90mm,侧面200/120mm,背部200mm

12cm副炮炮盾60mm

司令塔侧面350mm,顶部90mm

上部装甲带80mm,艏艉装甲带150mm,露天甲板30mm,内置纵向防破片舱壁30mm,水下防破片装甲带30mm

舵机室侧面300mm(水下递减至80mm),前部150mm,后部300mm,顶部60mm

列表:概要重量分配

名称重量(公吨)标准占比(%)
舰体、舾装设备12,10640.0
兵装4,16313.7
动力系统3,68012.2
装甲9,53031.5
杂项8002.6
标准排水量30,279100.0

细要重量分配

舰体结构:9,313;设备2,794

一座三联装350mmL45炮塔:820

火炮总重:2,730

350mm炮弹680kg,发射药200kg,每炮备弹150发

120mm炮弹23kg,发射药11kg,每炮备弹400发

弹药总重:1,433

锅炉设备2,480;汽轮机组1,200

主装甲带1,294;主甲板1,350;主炮塔座圈1,337;上部装甲带941;主装甲带(递减段)492;艏艉装甲带494;露天甲板装甲1,443;30mm艏艉第一平台甲板装甲734;150mm核心区前后舱壁272;司令塔侧面装甲172;水下防破片装甲带259;30mm艏艉装甲212;80mm烟道装甲532

储备淡水300;

核心区末端油舱486;核心区两侧油舱729;双层底储油1,361;舰艉油舱1,458

建造

         在1912年11月,海军部通过了1913年度的海军建设计划,包括一艘新型高速战列舰和三艘慢速战列舰。根据无畏舰舰级的顺序,高速战列舰按“D”开头命名。1913年1月5日,D级高速战列舰首舰开始建造,于1914年5月7日下水,并被命名为“丹泽尔斯”(RSS Dangerous),于1916年3月14日建成。

         在1914年度的海军计划中,批准了第二艘D级高速战列舰的建造。第二艘被命名为“迪斯彻耶尔”(RSS Destroyer),这刚好与驱逐舰的单词相同,在后来的萨拉-艾琳战争中引发了一些混淆的闹剧。第二艘D级战列舰于1914年4月26日开始建造,于1916年8月15日下水,于1918年6月2日建成。

         1914年中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尽管战争由佩斯托利亚帝国挑起,范围局限于冈瓦纳大陆中东区域,萨拉共和国担忧会卷入战争,为此海军部考虑调整1915年度的造舰优先级。由于对未来局势没有明确的预测,考虑到参战的可能,是否应当下调建造周期漫长的战列舰的优先级呢?海军部没有形成统一意见,但D级战列舰被设计刻意应对破交巡洋舰,如果将来加入战争,这种高速主力舰被认为具有巨大用处,尤其是当敌方缺乏类似的高速战列舰时,将使我方具有明显的主动优势。然而,海军部对于这种高速战舰能否胜任主力舰队决战仍然存有疑虑。也许是为了打消这一顾虑以继续这种高速战列舰的建造,弗林得到要求在第三艘D级战列舰进行设计改进。在这艘战舰上,主装甲带增厚到350mm,炮座装甲修改为随角度渐变厚度,外露部分厚度为350~200mm,在舰体内的部分厚度为300~150mm。水下防破片装甲带延伸到舰底,舵机室装甲也同步得到增厚。作为一定的重量补偿,80mm烟道装甲在舰体内的部分被移除。

         第三艘D级战列舰于1915年3月11日开始建造,于1916年8月4日下水,被命名为“迪萨斯彻斯”(RSS Disastrous),于1919年1月14日建成。

         D级战列舰的性能,在当时而言是一流的。然而,随着内部斗争的演变,这种高速战列舰在建造了3艘后便被新的思路取代。弗林的这一设计可谓奇葩,显然也引发了设计局内部的激烈争议。随着设计局局长再次的撤换,萨拉共和国的主力舰计划也转变了发展路线。之后萨拉共和国的主力舰设计趋向于保守传统,D级战列舰也就成为了萨拉共和国海军史上昙花一现的独创。

野兽先辈的阅舰评价

         田所浩二,海军部著名的“野兽先辈”,曾登上D级战列舰3号舰“迪萨斯彻斯”,对其航行性能予以评价,被随从记录在《先辈说》之中:

         1919年8月10日,我登上新型的高速战列舰迪萨斯彻斯号,见证了这艘快船的航行性能测试。迪萨斯彻斯是一艘非常庞大的战舰!在港口处,当我瞥见这一雄伟的新舰时,我即刻惊呼:艘大哟!……战舰的动力非常充沛强劲。在大约60%出力下,战舰能以51.4km/h(约27.8节)的稳定航速行驶;当战舰开始提升到最大功率时,舰艏的浪花翻腾的越来越高,嘈杂的动力装置发出越来越大的声音,我疾呼道:“要来了!要来了!”在本次测试中,这艘战列舰达到了114,514轴马力的3小时平均功率,保持着31.2节的航速,这是所有战列舰里最快的!我听到附近的汽轮机舱发出的“哼哼啊啊”的大吼大叫,不禁感叹“这个可以有!”

设计自评

         也许有一两年没有像这样弄如此详细的战舰架空设计了。此次算是重操旧业,找一下感觉。既然是虚构,当然要整点非同寻常的东西才好玩了——三角前置的主炮布局正是如此。本段正式对此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自我评价。

上层布局

         在三角前置的主炮布局下,舯部和艉部的上层空间非常充裕。大多数一战无畏舰的副炮位于两侧炮廓,常有位置偏低容易在恶劣海况下无法运作的问题,而既然空间充裕,便将副炮抬高到露天甲板以上,舯部的甲板空间则用于摆放小艇。可以看到舰艉还有空余的大面积平台。设计要求具备良好的居住性,这一般对应着人均甲板面积和生活设施。半开玩笑地说,这个设计是个“旅馆”,留出来的空间太多了。

         全前置主炮和追猎破交舰的思路,很明显对应着历史上的敦刻尔克级。不过平铺和三角的布置方式,意味着后面的炮塔需要越过前面的炮塔射击,这当然对炮塔自身的观测有很大影响,并且过近的炮口暴风带来的冲击….虽然相应地解决了对舰桥的影响,并且如前文所述,弹药库不需要与蒸汽管道交错。当然,舰艏迎敌的射击效果也是一个疑问,有相对位置变化率太大无法有效火控的顾虑,也有纵向摇晃相比横摇的区别。

         对于主炮的射界,侧舷射击时由图示在15度及以上仰角可实现全炮射击。尽管大致来看在10度以下会浪费一座炮塔,这种情况被认为交战距离足够近,基本是先发制人的问题。(然而按一战时代标准来看仍然不算“近”,以历史上的英国15英寸炮弹为例,按照879kg弹重和732m/s初速,在9度仰角下射程约13,720m)6炮射界可达左右150度以上,当然还要注意越过炮塔射击的可否。

         上层建筑参照英国风格。在设计中有考虑进一步挪后烟囱的位置以减少排烟对舰桥的干扰,但这会使烟道拉伸的斜度过大,没有实施。

         后舰桥的位置相对靠近副炮,这是为了减少火控需要修正的误差,但也导致吊机位置靠后,对小艇的操作不便。

核心区、舱室

         三角前置的主炮布局,可以说极大地节省了核心区长度——以至于有点省过头了。即使是在动力舱室后方的副炮弹药库空间明显有盈余,下面还顺带作为油舱,核心区长度也不到水线的一半!(110/239.6)而实际上,动力舱室还可以再后面继续塞些的。从后来翻解剖战舰的图纸对比验证底甲板是否需要支持其宽度的结果来看,是之前多虑了。如果增加一整个锅炉舱并调整主机,则大致可以将最大出力提升到接近15万轴马力,对应地动力系统将增重一千吨以上,考虑削减装甲保持吨位不便,则预计满载状态最大航速略多于32节,轻载下有望达到33节。显然,在30节以上的高速段,要提升相同量级的航速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

         动力舱段的长度,与相近时期和出力的历史设计相比偏短。在计算时,我仍然沿用之前的固定舱室密度取功重比的方法。采用了细管燃油锅炉和减速传动,给出了30马力/吨的功重比。然而,以声望级为例,动力舱尺寸约为89mx22m,功重比为20,尽管没有采用亚罗式燃油锅炉和减速传动;以胡德号为例,动力舱段长度同样估测达到约90m,功重比则接近30。看来还是之前习惯了二战时期的动力系统,与一战时期仍有很大差别了。这实际上对于重量限制下的性能有很大影响,主要是装甲区域决定的重量。

         对于主炮、副炮弹药库的面积,由备弹数量简单计算验证充足。对于图中标示的淡水舱(9)其实不太可能占这么大,也是有点懒得重新生成图片了。

         油舱分布在舰艉与核心区,舰艉区域的油舱显然有平衡的作用,由于前置主炮的影响。具体的纵向平衡仍有待验算。

兵装

         对于主炮、副炮,在透视图中简单给出了炮管的示意。显然,副炮身管外露太长了,这是失误。三联装35厘米45倍径炮的座圈直径略大,为10.4m,作为比较,田纳西级的14英寸50倍径三联装炮塔座圈直径为9.45m。

         对于排水量而言,9门35厘米炮的火力偏弱,不过考虑到航速和舰艏9炮射数,这样的配置还是足够的,尤其是在正前方追击时所有主炮都可以射击,相比之下前部二座三联装背负也少了3门炮的火力。主炮塔的形状有优化后方炮塔射击的考虑,不过也许整体偏矮了。

装甲

         在本文开头所述,这型高速战列舰“为航速牺牲装甲”,然而从主装甲带和炮座这些部分的装甲厚度来看并不差。当然有动力舱段明显偏短以及三角前置的主炮布局极大压缩了核心区长度的原因。然而不相称的是,上部装甲带明显偏薄。原先计划牺牲防护范围,类似于无敌级战巡;最终完成的设计倒是可以对照维内托级战列舰的主装和上装厚度。这或许仍然是带着二战时期的思维在设计一战船了。诺曼底级的上装有180mm,胡德号的上装为5-7英寸(127-178mm),相比本设计方案的300mm主装与80mm上装明显差距太大。

         由于设备空间的原因,主装甲带后方的防破片装甲没有采用穹甲,而是内置垂直,这也许不如穹甲防破片和限制进水的效果好。尽管有提到穹甲不利于应对落角大的炮弹,采用分散到露天甲板和两层叠合在下甲板的水平装甲设计显然也是不利的。

水下防御

         实际上,本方案的设计在设定上是忽视了水下防御的——反正是一战船嘛,并且如果要采用侧翼炮塔布局肯定对防雷纵深有影响。由于设计背景时期对水下防御的原理缺乏妥善了解,油舱没有作为防雷体系的一部分,反而由于担忧被破片引燃而尽量内置。同样地,在锅炉舱底储存燃油其实是有隐患的。弹药库的布局为上药下弹,从历史角度而言,应该是降低舰底触雷导致弹药库殉爆的概率。当然后来日德兰海战三个烟花让英国人在后续主力舰设计中改成了上弹下药。

现代化改造

         3艘D级战列舰中,迪斯彻耶尔号在1925-27年的萨拉-艾琳战争被敌方新型战列巡洋舰带领的舰队击沉。战争以两国谈和结束,并带领世界海军进入了条约时代。由于预算方面的原因,剩下两艘D级战列舰仅进行了增设防空武器和航空设备的改造,不过由于作为高速舰的价值,仍然有较好的维护程度,没有被废弃拆解。随着世界局势的演化,各国利益关系越发紧张,尤其是在一些国家法西斯的上台,使世界再次被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下。对此,萨拉共和国海军部于1934年批准对两艘D级战列舰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造,但受经济危机的残余影响,预算只支持改造一艘,于是对较新的迪萨斯彻斯号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造。其改造要目如下:

·替换最新的动力系统

·重建舰桥(史实英国箱子)

·副炮替换为15厘米炮塔

·增设水上侦察机机库

·主水平装甲改为单层100mm

·修改防雷体系结构

·增加主炮仰角,增厚炮塔顶部装甲

         迪萨斯彻斯号的现代化改造,可以明显看出几个目的。首先是解决水平防御和防雷的问题,主水平装甲修改为单层并增大厚度,防雷系统则修改了分舱,并将油舱纳入防雷体系。增大主炮仰角并增厚炮塔顶甲,显然是应对新时代远距离炮战的需要。副炮增大口径并采用封闭式炮塔,以应对不断发展的新型雷击舰。作为重量上的平衡,替换新型动力装置以节省重量和提升燃料效率,同时对整个上层建筑进行重建,搭载新型火控系统,也去掉了厚重的司令塔装甲。由于燃料效率的提升,取消了在双层舰底内储存燃油,同时在防雷系统的油舱相比之前也有更大的容积,最终仍然提升了续航力。

         对于迪萨斯彻斯号的改造计划,设计部有一些未被采纳的提议。首先是去除上部装甲带、露天甲板装甲和150mm艏艉装甲带以节省重量。然而,移除上部装甲带意味着对于舰体内的烟道、炮座都要重新补偿装甲,并且上部装甲带和露天甲板装甲被认为有提前触发穿甲弹引信或是剥去被帽的作用。其次是增设防雷凸舱,直接改善特别是侧翼炮塔段的防雷性能。但这显然会影响航速,并且进一步增加宽度有影响横摇特性的顾虑。结果是在炮塔段只能依靠贴幸运符希望不要被鱼雷击中了。然后是采用两用炮,被认为口径偏小不足以对大型驱逐舰构成充足毁伤,并且空间和重量被认为足够增强防空武器。

         实际上,设计部还有人员提议过神奇的改造方案——将两艘D级战列舰在舯部和艉部设置航空甲板,成为航空战列舰!然而对其实际效果有诸多质疑。有关航空炮舰的局限性此处不多解释了。另外,D级战列舰从一开始就没有装备鱼雷。理由是水下鱼雷发射管在高速下无法使用,而水上鱼雷发射管被认为难以提供良好而不占重量的装甲防护,存在殉爆的风险,却难说有多少实际使用鱼雷的机会。在现代化改造时,由于干舷较高,也没有加装甲板上的鱼雷发射器。

         由于精力有限,对于现代化改造后的示意图和性能数据没有弄了。

         1939年,世界大战爆发,一直持续到1947年。在战争中,迪萨斯彻斯号被舰载机炸沉,3艘D级战列舰只有丹泽尔斯号存活下来。萨拉共和国意识到无法改变格局获取足够的利益,与联合国达成协议提前退出了战争。战后,由于水兵成功集资,丹泽尔斯号作为战争纪念博物馆得到保留。时至今日,这艘独一无二的战舰仍然是萨拉共和国海军的重要象征。

在《战舰世界》的预测表现

舰名:Dangerous    丹泽尔斯

舰种:战列舰

等级:VI

血量:58,900

主炮组

350mm/45 3x3

射速:2.22shots/min

装填:27sec

回旋速率:4deg/sec

180度旋转时间:45秒

射程:16.20km

最大散布:210m

高爆弹

最大伤害:5000

点火率:27%

炮口初速:785m/s

高爆弹重:630kg

穿甲弹

最大伤害:10,500

炮口初速:770m/s

穿甲弹重:680kg

副炮组#1

120mm/50 9x2

射程:5.00km

射速:10.00shots/min

装填:6sec

高爆弹

最大伤害:1,700

炮口初速:850m/s

点火率:8%

防空炮组(完全体)

100mm/35 8x1

秒伤:15.0

射程:4.00km

40mm/50 6x2

秒伤:30.0

射程:2.50km

20mm/50 8x2

秒伤:32.0

射程:2.00km

机动性

最大航速:31.5knot

转向半径:850m

转舵时间:15.0sec

隐蔽性

水面探测距离:15.2km

飞机探测距离:9.8km

优点:

·同级第一血量

·更高的可维修回复率

·舰艏方向可发挥所有主炮火力

·较快的主炮装填

·单侧副炮数量大

·航速快,使用引擎增压(+10%)和航速旗能达到36.2节!

·应对高爆弹防护非常好,在摆好角度时装甲非常可靠

缺点:

·干舷高,船体长,受弹面积很大

·同级较弱的主炮配置

·主炮射界有较多限制

·白板几乎没有防空,完全体防空也较差

·最烂的转向操纵性

·正侧面极大范围的穿甲弹半伤区

·水平防御薄弱,非常容易被吊射或AP航弹出核心区

·副炮容易损毁

·较差的隐蔽性

·侧翼炮塔防雷极差极易殉爆

最后更新于 2024-07-06